如果说2017年上半年最好看的电影,肯定有不少人会说印度电影《摔跤吧,爸爸》,的确,这是一部值得所有人看一看的电影。它燃情,催泪,励志,这些都是表面,更深层次的在于,它向我们揭示了伟大的父爱,以及一种追求人生的姿态。

这是一部由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。影片中阿米尔饰演的父亲年轻时是印度最优秀的摔跤选手之一,但迫于生计不得不放弃梦想,开始为生活奔波。他一直想有一个儿子延续摔跤梦想,可是天意弄人——他的四个孩子都是女孩儿。

本以为梦想没希望的他偶然间发现女儿特别会打架,他在女儿身上看到了摔跤的天赋。于是他开始了对两个女儿的魔鬼训练:每天5点起床训练、剪去长发、穿男士短裤、吃运动营养餐。

他的妻子并不支持——在印度,有谁愿意娶个摔跤手做老婆?两人再三考虑、协商,最终决定以一年为限,两个女儿得换掉裙子、剪掉长发,按照摔跤手的标准接受训练……最终,女儿不负众望,赢得一个又一个冠军,成功激励了印度千千万万女性……

虽然这部影片获得了很多好评,同时也有不少非议。一些批评者说,这部所谓励志片中,“女儿仍然没有任何选择权,被父亲残暴地教育成为了世界冠军。冠军的诞生意味着父亲教育的正确了......”“这种父爱其实就是在满足私欲......”
但小编并不认同这种观点。当我们讨论任何一种价值观时,都不能抽离它所存在的时代背景。
先来看一组数据:
平均每3分钟印度就会发生一起针对女性的暴力犯罪,每22分钟发生一起强奸案,60%的女性曾遭遇强奸。
2011年,印度登记的强奸案有24206件,从1971年到2011年增长了873%。
44.5%的印度女孩在18岁前结婚。
印度女性就业率仅33%。
过去20年里,印度有1000万女婴被堕胎,每年的数量达到50万。
5岁前,印度女孩比男孩死亡的风险高75%。
只有44%的印度学校设有女性的独立厕所。
51%的印度男性认为,在家里丈夫打妻子是合乎情理的。可怕的是,54%的女性也这么认为!
每天,因嫁妆不够被男方家庭拒绝后自杀的印度女性平均9个。
而片中的女孩们,就生活在印度这种封建落后思想的重灾区——靠近新德里一个城邦的偏僻小农村,那里迷信各种生男孩的偏方,对女性充满偏见。如果不选择摔跤,安心成长为别人家的生育工具,当然会更轻松,但这些女孩也永远得不到自我和别人对她们的尊重。

从这个角度来讲,能有这样一个父亲,反而是一种幸运。何况片中的父亲,是发现女儿的摔跤天赋后才做的决定。
当母亲不同意她们学摔跤,怕她们将来没人要时,父亲说:“我不要男人选她们,我要她们选男人。”
当女儿在大赛前怯场时,父亲说,“如果你赢了这场比赛,就能成为上百万女孩的榜样,告诉她们其实女性还有别的出路,打破所有对女性固有的偏见。”
当女儿们在好友的婚礼上,抱怨父亲太过严厉,因为自己逃掉一次训练就大发雷霆,哭着说根本不想要这样的父亲时,她们的好友说的一番话让人刻骨铭心:
“我倒是希望能有这样的父亲,能为我的未来着想,而不是从小就只让我做家务和烧饭,当我一满14岁就匆匆将我嫁给从未见过面的男人,仿佛我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,接下来我就要过一辈子与扫帚与炉灶相依为命的生活。”

我们不能否认通往冠军的路有多辛苦,但也正是这种苦累让女孩们越来越勇敢、坚毅、自信、让人敬佩。机会是自己博来的,女性不该只甘于“被挑选”的结局。
而电影中的这位父亲,能在20多年前的印度,就鼓励自己生活在农村的女儿去追寻体育事业(那个时代这几乎是男性的专属品),更是难能可贵。
观看路径
南传IPTV(粤TV):推荐-电影-VIP专区

深圳IPTV:首映-最新

百视通IPTV:首映-最新
